首页 > 资讯列表

把握趋势 布局未来 ——2022 中国可持续发展十大热点议题与趋势研判

发布时间:2022-06-23来源:作者:

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2021年,在全球新冠疫情依然严峻,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更加频繁,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中国率先实现了经济全面复苏。

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建党百年、全面小康、“十四五”开局、“两个一百年”新征程启航,以推进“双碳”目标为代表的中国可持续发展事业也在阔步前行。这既为来年的发展明确了大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以各类标志性事件昭示新趋势。因此,总结分析过去,着力把握2022年可持续发展的变化和趋势,对着眼当下、布局未来更为关键。本刊编辑部围绕202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典型事件展开思考、预判趋势,提出了202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十大热点趋势。

热点趋势一,继碳中和元年后,低碳行动将更为重视顶层设计,各领域、各行业的碳中和路径将更加清晰,行动也将更为科学、务实。热点趋势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发布的“昆明宣言”凝聚了全球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识,即将召开的第二阶段会议在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促进平衡发展上被寄予厚望,生物多样性保护形成高位推进态势。热点趋势三,“三农”问题继续聚焦乡村振兴,推进任务更具体明确,领先企业寻求“共赢式振兴”方略。热点趋势四,以新消费、可持续消费为特征的消费变革正在发生,可持续消费从概念走向落地。热点趋势五,在推进可持续发展变得更为急迫的当下,发挥金融力量变得十分关键,可持续金融驶入快车道。热点趋势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企业公益更加聚焦共同富裕。热点趋势七,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实现人人惠享的终极目标,“不让一个人掉队”更需要重新审视商业与创新。热点趋势八,新技术的涌现与创新应用正在展现“科技向善”的价值,科技赋能将更好地为可持续发展加速。热点趋势九,在低碳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投资可持续发展、更多开展公益行动、关注特殊人群需要、用新技术赋能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所有参与企业都会更加重视塑造可持续品牌与未来共赢。热点趋势十,青年正在成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最活跃的群体,而赋能青年推动可持续发展也正在成为更多国际组织、企业、机构的共识和行动。

趋势即未来,行动向未来。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引下,在凝聚共识的大道上,在持续推进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我们相信,2022年的中国与世界值得期待。

 

趋势热点一

碳中和赛道更科学、更务实

文|胡文娟


2021年被称为中国碳中和“元年”,元年意味着开始,同时也预示未来三四十年时间里,碳中和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毫无疑问,2022年碳中和将依然很热,中央和地方政府、重点领域和行业企业有关碳中和的政策规划和行动方案也将陆续公布。例如,地方层面,按照各省《政府工作报告》,广东、云南、甘肃、上海、江西、山西、安徽、湖南、重庆、福建、山东等11省明确2022年将制定、完善碳达峰行动方案。行业层面,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实施方案及《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等也将于2022年按程序印发实施。另外,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预计也将在今年公布碳达峰行动方案。

“双碳”保持热度的同时,今年对于如何将热度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将“文件”转化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的思考和声音也将更多,因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发展规律,科学谋划部署。2021年10月以来,中国持续纠正个别地方“一刀切”或“运动式”减碳,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双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是降碳的两大底线,强调“稳妥有序、循序渐进,确保安全降碳”。可以预见,在2022年的“双碳”工作中,“科学”“有序”将更多出现在各地以及各个重点领域的推进方案中,政策措施也将更加“接地气”。

对企业界而言,身处各行业的头部企业仍旧会发挥引领作用,在迈向“零碳未来”的赛道上群雄逐鹿。同时,随着认知不断加深,企业制定发布的碳中和规划或行动路径也将更加清晰、更加务实。既然碳中和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企业何不抓住先机,趁早行动,以此加强品牌影响力,赢得未来市场竞争力。

 

趋势热点二

生物多样性保护形成高位推进力

文|李思楚


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压力仍在加剧。2021年,一群北上的云南亚洲象牵动了亿万网友的心,中国政府与民众一路精心陪护,护象行动得到世界肯定。同时,象群的迁徙也在提醒人们反思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人类与生物多样性共生共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国际社会正在统一共识并加速行动,推动扭转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全球政策及议程。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疫情的冲击下经历两次推迟后,终于在中国昆明召开。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通过了“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推动全球商业及经济转向自然积极型增长,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将迎来新的阶段。COP15第二阶段会议开幕在即,各国政府将致力于就未来十年的一系列新目标达成一致,并添加进《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昆明大会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良机,翻开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篇章,势必高位推动各方面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力度。

在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包括政府部门、投资部门、公众等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在不断深入,对于企业开展生物多样性行动的呼声也将持续高涨。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研究,全球超过一半的GDP或多或少地依赖于自然,加上自然所提供的额外未计算的价值,防止物种大规模灭绝可能逐渐成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部分领先企业已经开始主动响应这一趋势,积极探索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创新项目,并在其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或年报中进行公开披露。百乐嘉利宝、达能、芬美意、欧莱雅、雀巢等均制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量化目标,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中国企业如中国三峡集团、中国圣牧、蒙牛集团、伊利集团、植物医生等也积极开展实践,探索生物多样性、栖息地保护的创新示范。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加入到此行列,在助力国家及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趋势热点三

乡村振兴催化企业新战略

文|邓茗文


2022年2月22日中央发布本世纪第19个指导“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题为《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相比于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的目标任务更加细致深入,把“重点工作”聚焦到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任务上。

乡村振兴战略属“国之大者”,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在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党中央决定,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五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在五年过渡期内,中央要求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优化协作帮扶方式等;提出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强化以企业合作为载体的帮扶协作;强调继续坚持定点帮扶机制,继续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并将定期对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成效进行考核评价。

在过去的脱贫攻坚战中,中央企业展现社会责任和政治担当,积极参与和贡献,发挥了表率作用,为我国取得脱贫攻坚决定性成就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年,中央企业率先垂范,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年过渡期规划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转化为企业的帮扶与发展计划。

2021年3月,中国石化率先发布《中国石化助力乡村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在系统投入帮扶资金、助销扶贫产品以及帮扶工作力度上将做到“两不少、三不减”。9月,中国移动正式发布《数智乡村振兴计划》,提出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建设数智乡村”两大目标和“七项帮扶举措”“七大乡村数智化工程”的振兴路径。9月,南方电网发布《南方电网公司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提出2025年、2035年两个阶段性目标。12月,《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助力乡村振兴五年规划(2021-2025)》提出1个目标、2中手段、5大振兴工程的国投“125”可持续振兴计划。

回顾脱贫攻坚阶段,企业肩负更多“输入式扶贫”的社会责任;瞻望乡村振兴新阶段,企业将挖掘更多“共赢式振兴”的发展机遇。2022年是全面开启乡村振兴的第二个年头,可以预见,更多企业将会从乡村振兴战略中寻找发挥自身优势的切入点,谋划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共赢的新战略。

 

趋势热点四

可持续消费加速从概念走向落地

文|胡文娟

 

气候危机已成为关系到所有人的头等大事,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开始思考自身的日常行为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并且希望通过减少食物浪费、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以及采取回收利用等方式来对环境产生有益影响。欧睿国际发布的《2022全球十大消费者趋势》报告显示,67%的消费者在2021年尝试通过日常活动为环境带来积极影响,1/3的全球消费者积极并主动减少个人碳排放,1/4的消费者采用了碳抵消补偿方案。该报告表示,消费者逐渐意识到个人行动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生态焦虑促使消费者们开始更加关注环保行动和购买决策。基于此,企业若想赢得环保消费者的青睐,就必须尽可能提供绿色低碳的产品并提高可持续性信息透明度。

除了消费者环境意识的不断觉醒,中国消费领域的“双碳”政策也于2022年1月正式出炉。七部委重磅出台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内容非常详细,涉及吃、穿、住、行、用、游等各领域,系统设计了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政策体系,包括四大方面22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相关部委表示,下一步的关键是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之以恒地抓下去,真正将实施方案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落细,努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可见,这一文件的出台和落实,必将会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我国绿色消费再上一个新台阶,而对于消费领域的企业而言,这一文件也将是打响落实碳中和战略的“发令枪”。

其实,可持续消费或者绿色消费并非新鲜事物,近些年来也一直在不断发展,但是2022年,随着政策的强势推进以及新兴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持续增强,这些影响都将直接作用到市场,要求和激发企业在产品和服务当中融合更多可持续性或者绿色低碳的要素,这将使得企业加速可持续消费从概念到现实的落地,并且尽可能地从绿色低碳的逻辑思考产品以及商业模式。

 

趋势热点五

可持续金融驶入快车道

文|胡文娟


在气候危机、经济萧条和日益突出的种种社会问题下,金融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发挥的作用受到持续关注。随着国际社会对于可持续投融资共识的进一步凝聚,如何使其落地、执行就成为了当前最重要的任务。2022年,与可持续金融相关的讨论将更加深入,与之相关的政策、标准、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也将不断增多。

首先,国际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将发布。去年10月,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核准了由中国人民银行与美国财政部共同牵头起草的《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和《G20可持续金融综合报告》,可持续金融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进一步清晰。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牵头完成G20首个可持续金融框架性文件《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推动中欧绿色分类标准趋同取得阶段性进展。另外,围绕“双碳”目标,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也将明显提速。举例来说,去年11月碳减排支持工具正式推出,同时还设立了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2022年这些工具将有效激励金融机构配置绿色资产。同时,各类绿色金融工具与产品也将得到创新,包括保险、信托、债券等。

此外,利用金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也将起步。2021年10月15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生态文明论坛“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论坛上,36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24家外资银行及国际组织共同发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围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金融支持,提出了七大举措。可以预见,开发更多的金融工具和融资产品,调动更多资金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将在2022年得到更多关注和讨论。

最后,关于可持续和气候信息披露的标准也将不断加强,在国际相关政策和监管要求下,重点排放企业、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必须要履行碳排放信息报告与披露的责任,作为需要的政策保障,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也将会逐步建立。

 

趋势热点六

企业公益聚焦共同富裕

文|朱琳


2021 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在多年来的脱贫攻坚战中,无论是站在定点扶贫任务前线、累计在贫困地区直接投入和引进各类资金超千亿元的中央企业,还是身为“万企帮万村”行动主力、惠及1803.85万贫困人口的民营企业,都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探索创新精准扶贫模式,为我国扶贫事业贡献了重要力量。在消除贫困这项公益事业中,规模如此之大、帮扶范围如此之广、投入力度如此之强的企业参与度在世界扶贫史上亦前所未有。

企业公益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来自企业的公益捐赠一直是我国社会捐赠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保持60%以上。截至2021年年中,中国共有8000余家公益基金会,其中约1/7为企业基金会,范围覆盖医疗卫生、扶贫济困、教育助学、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等多个领域。在2021年第18届中国慈善榜上,上榜慈善企业1108家,合计捐赠约227亿元,且数据呈持续上涨趋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描绘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时,明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促进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之一,是促进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有机结合。第三次分配强调在自愿基础上,由“先富者”以公益慈善形式对社会资源和财富进行分配,缩短贫富差距。对应企业而言,参与推进共同富裕,必然需要开展更多企业公益层面的实践。

至2022年初,已有多家龙头企业聚焦共同富裕目标、开展行动:腾讯继投入500亿元启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之后,再增500亿元资金并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阿里巴巴宣布将在2025年前累计投入1000亿元,启动“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动”;拼多多宣布将投资100亿元设立“百亿农研专项”……企业公益的参与形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捐款捐物,而是更创新和精准,更凸显企业优势与社会需求,更贴合共同富裕的时代主题。

企业财富源于社会,只有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并实现持久发展。2022年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进军的重要一年,我们相信,在这全新的一年中,必然会出现更多勇担时代责任的优秀企业,在回应共同富裕时代命题的同时开创企业公益发展的全新未来。

 

趋势热点七

人人惠享,需要创新的商业力量

文|杜娟

 

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营养和美味的易食食品,适老化信息服务帮助老人更好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赋能女性小微企业,提升她们对接奥运机遇的内在能力与外部资源;残障青年在“天使餐厅”实现自我价值;为快递“骑手”们连接更安全、顺利、准时的配送……在2021年“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中,这一系列面向更多元人群共享美好生活的举动,是商业力量促进包容社会构建的缩影。 

人口问题决定着过去的发展,左右着未来的进程。“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是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也是共同富裕背景下建设更平衡、更充分的美好生活的着力点。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思考共同富裕不能局限于经济收入,还要把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考虑进来,要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合理地共享发展的权利、机会和成果,让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就是要通过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补足发展短板,提高弱势群体的发展能力,增强整个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和全面性。

不孤独、不生病、不掉队,对应的解决方法是陪伴、健康和自我实现。但这不仅仅需要个人和社区的努力,更需要专业的商业力量。

残障人士就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推进融合就业生态系统,形成融合文化与环境,实现融合价值,企业对于残障融合议题的理解和实践程度以及以服务残障群体为主的企业群体的稳健发展,是解决残疾人就业和帮助残障群体融入社会的重要保障;儿童友好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福利体系将向公益普惠型走深走实,企业是建设儿童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创新力量……社会需求的变化,也往往意味着市场机会。

随着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人将由过去的生活必需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和参与型发展,教育、医疗、餐饮、房地产等各行各业都会发生深刻的改变。为了更好地照顾和帮助这些老年人,所有事情都值得重做一遍。重做的速度也许要更快,因为变老的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未来这是多大的需求和机会?相信不止于数十万亿的市场。

适老化不等于字大,性别平等不止于同工同酬。期待2022年金钥匙活动中,有更多企业为“人人惠享”贡献创新的方案,因为这意味着商业力量对社会需求更敏锐、更精准的识别与求解,自然也意味着更多人的品质生活。

 

趋势热点八

科技赋能为可持续未来加速

文|王秋蓉

 

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球瞩目,亮点纷呈,令世界赞叹不已,其中一大亮点便是科技冬奥带来的精彩,科技是冬奥会成功举办的一个重要支撑因素。据悉,这次冬奥会有200多项科技成果得到应用。

北京冬奥会是中国用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示范和生动实践。科技冬奥的故事,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科技是更好更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影响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决定性力量。

从世界层面,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各方加速开展行动,刻不容缓。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紧迫性日益上升。在应对这些严峻挑战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价值和作用日益凸显,也正在成为各国发力的重要领域和方向。

从中国层面,中国坚持“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实现“双碳”目标等战略,都需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从实际情况层面,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与各行各业加速融合,元宇宙时代扑面而来,科技改变世界的能量与程度超乎预期。

毋庸置疑,科技改变世界,已成为感同身受的事实,不再只是美好愿景。中国已大步走在用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面对新形势,企业要加深对科技赋能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一方面,在“双碳”愿景之下,在我国科技蓬勃发展的最好时代,用科技创新快速提升低碳发展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这是企业化危为机、化被动为主动的迫切选择。另外一方面,科技创新也是企业开发新市场、新机遇的重要手段。企业仰望星空、用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要时常把目光投向社会,善于发现社会难题,如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出行停车难题等,善用科技探索解决传统社会面临的挑战。当前,对我国企业而言,趋势和方向已经清晰,关键要在细微处着手,加速科技创新的行动力。与此同时,企业也要加强科技伦理治理,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推动科技创新,确保科技不被滥用,保持足够的警醒和风险意识。

一起向未来,一起向可持续。期待2022年,企业与同行、机构一起探索与实践,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面找准科技创新的方向和着力点,用科技力量按下可持续发展的“提速键”。

   

趋势热点九

重塑品牌定位,凸显可持续价值

文|王秋蓉


商业领域的变革与模式创新源于消费需求的变化。2022年,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之下,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之下,可持续消费成为时尚,认真思考品牌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导向重塑品牌定位,强化战略引领,提升品牌认知,显得尤为迫切。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形势,立足企业长远发展,思考品牌建设之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对标国际发展潮流,重塑品牌定位。去年品牌营销翻车事件频发,究其根本是品牌理念和价值观出现了问题。用全球视野观察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对品牌进行再定位是核心。当前,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主流,明晰和强化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定位,是品牌顺应趋势的脚下之路。

消费者对一个品牌可以有多种认知,在人们日益关注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当下,向消费者有效传递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定位、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正从优选项渐成必选项。特别是2022年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绿色、低碳等要素在品牌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可持续发展不再是企业品牌营销的噱头,而应成为身体力行的切实行为,即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品牌理念,更新品牌愿景,重塑品牌定位,提升品牌竞争力。

第二,强化品牌建设领导力,自上而下推动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中国品牌崛起背后离不开企业高层的决策与推进。一方面,只有制定品牌战略规划,做好品牌顶层设计,将品牌与企业文化和经营发展深度融合,才能强化品牌意识,更加科学系统地推进品牌化,赢得利益相关方的信赖和认可。另一方面,实践证明,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品牌战略规划落地,必须把品牌建设当作“一把手”工程,强化品牌建设领导力,自上而下推进,实现对品牌定位的长期坚守和决策的全面落实,驱动品牌建设从顶层设计到构建的全过程。

第三,讲好可持续发展故事,用好品牌传播新途径。优秀品牌背后都有故事。讲好可持续发展故事是企业进行品牌传播、构建可持续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但却常常被忽视。企业的广告和营销更需要通过讲好可持续发展故事,在构建品牌认知过程中更好地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和共鸣,从而为企业品牌价值提升带来不可估量的效果。当然,如何讲好故事,用什么话语体系表达、什么形式讲述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对于企业而言极具挑战,需要认真研究和创新思维。

 

趋势热点十

推动可持续发展,青年力量更加活跃

文|邓茗文


青年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受益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量,亦是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领导力。四年前,联合国启动了“青年2030:联合国青年战略”,强调青年是创新、思想和解决方案的重要来源,并正在推动技术领域、气候行动、建立包容公正的社会等方面实现所需要的变革。2020年联合国发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十年”计划,呼吁在加速采取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来应对世界上所有重大挑战之际,继续重视将青年纳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在过去的一年里,多项与中国青年助力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会议、活动、赋能项目相继开展:1月,联合国全球契约“青年SDG创新者项目”落地中国,数十位来自多个行业企业的青年创新者在学习与探索过程中创造、打磨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创新商业方案;6月,在第十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可持续发展青年说”上,5位中国青年代表分别从融通世界、抗灾减损、乡村振兴、减少食物浪费、赋能青年创新等角度高声讲述中国青年贡献SDG的先锋行动与故事,并共同发起“中国青年贡献SDG倡议”;9月21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2021青年SDG创新者峰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6个国家的32支青年团队向世界分享了其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商业解决方案,让青年贡献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维、创新项目和行动力被世界看到;9月28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举办的“2021年亚太青年领导力与创新创业论坛”上,来自中国和其他11个国家的140余名优秀青年代表,围绕疫苗国际合作、环境保护、社会公益、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议题,分享各自的创新创业故事;12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OPPO举办的“青年创新加速营”赋能中国青年以科技为手段探索可持续发展价值,用创新创业助力可持续发展。

世界未来,青年担当。中国青年正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在减贫、环保、志愿公益行动、创新创业等领域发光发热。在这样的趋势下,更多中国青年需要认识可持续发展目标、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需要更广阔的舞台去挥洒、去创造,也需要更多机会被听到、被看见。2022年,青年贡献可持续发展的热潮仍在奔涌,也会有更多国际组织、企业和机构重视青年力量,让中国青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升、声量得以放大、号召力得以增强、影响力得以延伸,通过赋能青年推动可持续发展。

文章发布: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