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在艺术中感知气候危机 | 6件值得了解的气候主题公共艺术作品

发布时间:2022-10-21来源:可持续发展网作者:媒体中心

碳中和时代的一大挑战,是很多人并不会因为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的存在而产生意识改变,因此即使是一些很简单的减碳方式(比如少用一次性塑料袋),人们都不一定有动力去做。这是因为人们没有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是全球社会的一部分,和气候问题相关的各种复杂数据经常让普通人感到不知所措和脱节,因而无法被激发行动。

——这就是艺术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艺术不会向人们展示该做什么,但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将环境问题与观众自己的感官联系起来,它们可以让人感觉到世界的变化,而这种感觉则会刺激人们的参与。本文为大家介绍了6件气候主题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每一件都在邀请人们更多地了解气候变化,并参与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天气计划

The Weather Project


image.png

《天气计划》是当代艺术家Olafur Eliasson于2003年在英国泰特美术馆涡轮大厅展出的一个现象级装置艺术作品,该装置利用空气加湿机把糖水制成伦敦常见的大雾,用数百个纯黄光色的单频灯组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光盘,并把展厅的天花板改造成了镜面,在视觉上使大厅的体积增加了一倍,最终模拟出了一个极具感官冲击力的雾中日落景观。走进展厅的观众会一同近距离地暴露在这个巨大的太阳之下,一起沉浸在由黄与黑组成的双色调环境中,感受敬畏、伤感,或怀旧的情感氛围,从而形成一个临时的“命运共同体”。该作品在当年吸引了200万人次的参观者,作者希望向人们表达气候系统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与自然相比人类又是多么渺小,并期待人们能够团结起来,共同推动社会向更先进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实现发展。

永远升温的声音

The sound of temperature rising forever


《永远升温的声音》是艺术家Christine Sun Kim的公共艺术作品,作品融合了信息图表和乐谱的元素,作者将音符不断拉长,构成了一个令人略感不适的意象——左半部分的正常音符可以让观众想到优美的音乐,而右半部分激烈、鲜红的直线音符则可能让人联想到手指抓黑板之类的噪音。图表下方的文字原本写的是“不停升温的声音”,作者故意将“不停”(Non-stop)划去,在旁边写上了“永远”(Forever),将作品名称改为了“永远升温的声音”,词汇选择的变化和图案一样,指出了气候危机正在不断加剧的现状。

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被选定于2020年在美国洛杉矶的710高速公路上展出,而广告牌背后正是洛杉矶同年发生的“山猫大火”所造成的挥之不去的浓雾,这场山火在半个月时间里就烧毁了10万英亩的土地。艺术作品的背后就是全球升温的现实恶果,对洛杉矶居民来说,大概没有比这更具冲击力的倡导了。

淹没的现代性

Flooded Modernity


image.png

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由现代建筑大师Le Corbusier于1928年设计,对许多艺术家来说,萨沃耶别墅可谓是现代性和启蒙运动的象征。2018年,丹麦艺术家Asmund Havsteen-Mikkelsen根据萨沃耶别墅的一部分具有辨识度的结构制作了1:1模型,并将其以北极冰山探出海面的样式放入海中,由此形成了公共艺术作品《淹没的现代性》。该作品是现代生活和自然的结合,代表了世界不同地区正在发生的事情——人类创造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暗示了当前国际上的种种混乱局势对现代性发展的负面影响。而在作者看来,解决矛盾、恢复秩序的方式,则是重新寻回对理性的批判运用,创造一个更可持续的世界。

潮 汐

TIDE


image.png

《潮汐》是新媒体艺术家Matt Kenyon设计的一座15英尺高的香槟玻璃杯金字塔,每个玻璃杯中都包含一个由作者开发的材料铸造的微型房屋模型,这种材料具有与水相同的折射率,因此当杯子里倒满水时,房屋就会被淹没并直接消失。作品借用了香槟塔从上方不断倒酒直到所有杯子都被填满的宴会情景,用来暗喻全球水位上升对人类居住环境带来的影响,香槟塔本身所代表的华丽奢侈生活与气候危机带来的洪水风险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该作品的灵感部分来自于2016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市发生的洪水,这场洪水造成了13人丧生、14.6万所房屋和企业被摧毁(其中包括作者父亲的家),当地仅住宅方面的损失就达到近40亿美元。当前,全球范围内可能有接近5亿人要面临海平面持续上升的威胁,作者设计这个装置作品,正是为了呈现出气候变化给家庭带来的直接利益损失,从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水的节奏:聆听气候变化

Water Rhythms: Listening to Climate Change


image.png

地球上只有2.5%的水是淡水,其中99%来自冰川和冰盖。随着冰川因气候变化而消失,生活在下游的数十亿人的水供应和水质正受到威胁。为了提醒人们认识到这一点,Susie Ibarra(作曲家、打击乐手、声音艺术家)和Michele Koppes(冰川学家、地理学家、气候科学家)携手合作,一起收集了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天然水塔(例如喜马拉雅山、太平洋西北海岸山脉和格陵兰冰盖)的现场录音——特别是冰川融化的声音,并以此为基础加工制作了声音艺术装置《水的节奏:聆听气候变化》,以讲述全球冰川和淡水资源的快速变化和枯竭。该作品于2020年在加拿大当地的公共空间启动,通过为过往游客提供沉浸式的听觉体验,鼓励人们更深入地思考淡水资源的美丽和脆弱性,并重新审视自己对水资源的使用方式。

潮起潮落的地方

Where the Tides Ebb and Flow

image.png当人们漫步巴黎的蒙苏里公园时,会注意到公园水面里有一排25个怪异的蓝色半身像,这件艺术品就是阿根廷艺术家Pedro Marzorati创作的“诗意行动主义”公共艺术作品《潮起潮落的地方》。该作品于2008年首次推出,2015年为了响应在巴黎举办的COP21而被重新激活。蓝色雕像队列描绘了海平面上升、降水模式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作者希望通过这种让人多少感到有点毛骨悚然的方式来向人们发出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警告,并引导人们改变对世界与自然的看法。有趣的是,作者并没有把雕像以从高到低的顺序单向排列,而是设计出了一个两边低、中间高的弧度,这似乎是在说,人类被彻底淹没还是会重新露出水面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而影响未来最终结果的选择,或许就掌握在现在的我们手中。


文 | 朱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发布: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文章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