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推荐

“碳”寻美丽乡村,助力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太仓市供电分公司

发布时间:2023-12-05来源:可持续发展网作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太仓市供电分公司
打造出“鱼米之乡”产业升级、农民增收、乡村宜居的低碳绿色新样板。
行动概要

“天下粮仓”苏州太仓,如何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增收又降碳?国网太仓市供电公司立足太仓现代田园城的资源禀赋,以乡村能源绿色转型为抓手,通过摸清东林村碳排底账,实施“零碳乡村”行动,助力东林村构建并升级“一片田、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的生态循环绿色农业模式,打造出“鱼米之乡”产业升级、农民增收、乡村宜居的低碳绿色新样板。

一、背景/问题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进程不断深入,电力在农村地区终端用能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在长三角地区有限的耕地、农村劳动力等资源条件和巨大的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下,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村,迫切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发展模式,来应对乡村振兴路子不宽、动力不足、路径固化和能源高质量供应等挑战。以太仓东林村为例,存在传统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不高、低碳绿色发展能力不足、靠补贴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性不强等典型问题。

二、行动方案

国网太仓市供电公司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SDG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发挥能源电力专业优势,以“清洁供电+智慧用电”为抓手,与东林村构建绿色低碳农业发展伙伴关系计划,助力形成东林村“一片田、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生态循环农业高效发展之路。


东林村麦田

(一)打造智慧高效循环农业

构建“全电化”循环农业链条。在“种植-秸秆饲料-养殖-肥料-种植”的农业种养生态循环框架基础上,聚焦东林村农业生产全环节,定制化融合“全电”建设,积极推广运用电气传动、空气源热泵、电气发酵、电动作业等技术,建成秸秆加工、饲料生产、稻米烘干加工、湖羊养殖、肥料发酵全电气化生产线,最终形成“一度电”为牵引的智慧高效循环农业种养模式。

2023年11月3日,国网太仓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东林合作农场烘干中心,开展安全用电检查,重点对配电箱、空气热泵机组、烘干设备等用电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东林村秋粮安全归仓、用电无忧。

强化“高可靠”循环农业支撑。紧密围绕东林村循环农业发展用电需求,实现电网规划与现代农场建设有效衔接,确保电力供应容量裕度合理并适度超前。首次在农业领域应用“全电共享”电力设备模块化租赁服务,通过以租代购配套变压器等电力设备。建成太仓首个空气源热泵粮食电烘干改造,使得粮食烘干更安全。通过电力供应的“可靠”实现了粮食品质的“可靠”。

(二)建设绿色零碳循环农业

做好碳排计算题。在上海环境交易所指导下,联合科研院所,研究明确东林生态循环农业碳排放测算范围,识别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分别来自能源使用和农业种养两大部分。根据农业和能源碳排核算的不同特性及维度分别设计核算模型,计算农业种植养殖碳排放规模和研发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模型,同时梳理并计算乡村碳汇规模,核算乡村净碳排放量,建立起生态循环农业碳排账本。

规划零碳应用题。根据东林碳减排空间以及碳排增长规模,从节能改造、电能替代、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增加农业碳汇等方面开展零碳乡村规划,打造农业生产和农文旅两类标准化应用场景。围绕饲料厂、养殖场等多个产业模块,运用分布式光伏、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等技术,建设零碳示范应用场景。结合东林村农文旅规划,融入零碳稻米文化体验馆、光伏车棚、光伏充电座椅等新能源元素,推动东林村在保持每年7%的综合产量增长率的同时,持续减少碳排放。


2023年11月1日,第七届中德环境论坛在江苏苏州太仓举行。期间,参会人员参观东林合作农场,国网太仓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程前在乡村振兴学院向参观人员介绍东林村碳排图。

(三)创新循环农业服务模式

建立低碳先锋体系。组建低碳先锋队伍,双方党委作为低碳参谋员,一起破题思考东林村循环农业未来的绿色发展之路;邀请内外专家团队组成低碳规划师,开展东林村碳排计算和未来碳中和路径的研究;组织低碳宣传员设计东林村绿色发展研学路线,传播低碳循环农业理念;依托东林村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设立低碳驻村营业厅和服务专窗,方便村民足不出村享受充电桩、光伏等绿色用能服务。

构建多方合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供电统筹、资本运营、村集体积极参与”原则,与太仓农业农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政府出台支持政策;从供电公司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引入绿色金融;组建零碳乡村建设六方党建联盟,探索农业领域商业模式,推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共建、共治、共享”。

通过以上方案,以期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方向的新突破、构建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制定出零碳乡村可推广的新标准、打造农文旅经济新的增长极。

东林村光伏车棚
三、多重价值

在经济价值方面,东林村通过运用生态循环生产技术和能源绿色转型,节约了循环农业生产成本,增强了产业的集聚,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了乡村发展。每年节省粮食烘干费用约78万元;节省设备租赁服务费13万元;稻米深加工拳头产品(Y-氨基丁酸)米市场零售价58元/斤,平均高达市场价的4倍。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637万元,可支配收入达318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5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新典型。零碳乡村的光伏建设预计还将为东林村每年带来32万元收入,相当于640亩农田种植的收益。

在社会价值方面,该模式已获国家、部省领导高度关注,为在太仓全市推广形成了一条新的路径,正在东林周边七个村连片发展实践。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央媒报道10余次。东林村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国网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江苏省最美乡村”等20余项荣誉称号。

在环境价值方面,通过农业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实现了农产品品质改善、农田地力培肥、农村生态环境改良的共赢效果,化肥减量30%,农药减量达25%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东北黑土”标准。通过分布式光伏、粮食烘干“油改电”等零碳乡村建设,实现全村10%的电力供应清洁化,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30吨、二氧化硫8.9吨、氮氧化物7.8吨,计划2024年实现“零碳”目标。

东林村全景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